患者杨某某,男,44岁
年5月28日初诊。头项部发际处现散在多发性疖肿5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但疗效不显,每到天气炎热时病情尤为严重,患处痛痒难忍,无休不止,搔抓后流黄色粘液或淡红色液,日久不瘥,平素嗜好饮酒,常口干口苦,饮食二便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初诊:多发性疖肿(热毒壅盛)。治宜清热解毒祛湿。处方:黄芩12g,黄柏15g,蒲公英30g,野菊花15g,金银花15g,大黄8g,栀子10g,丹参20g,红花10g,合欢皮15g,茵陈12g,薏苡仁20g,生甘草6g。7剂,水煎ml,早晚2次分服。
年6月4日二诊:服上药后,头项部疖肿数目明显减少,痛痒感缓解,口苦减轻,唯大便次数增多,每日2-3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效不更方,继用前法,便次增多乃为热毒下泄之兆,在上药基础上去茵陈,加桑白皮、地肤子各15,凌霄花10。7剂,水煎ml,早晚2次分服。
年6月11日三诊:经前两次中药治疗,头项部疖肿已大部分愈合,肿硬感消失,颜色从红色已变为暗褐色痂皮,但仍有3个新发疖肿,查舌淡苔黄腻,脉滑数。病属湿热毒上壅,治宜泻热解毒祛湿。处方:黄连9g,黄芩10g,桔梗10g,板蓝根15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连翘15gg,茵陈15g,地丁草15g,白花蛇舌草30g,滑石10g,升麻15g,川牛膝10g,玄参10g,合欢皮15g,地肤子15g,生甘草6g。7剂,水煎ml,早晚2次分服。
年6月21日四诊:经前中药治疗后,头部疖肿已全部消退,未再现新发病灶,痒痛感消除,暗褐色痂皮已脱落,查:舌淡苔黄腻,脉滑数。湿热毒壅滞之象已败,仍需截除湿热毒内蕴之根,继用清热解毒祛湿治法。
处方:黄连9g,黄芩10g,桔梗10g,板蓝根20g,金银花15g,蒲公英30g,白鲜皮10g,茵陈15g,地丁草15g,白花蛇舌草30g,土茯苓10g,升麻15g,川牛膝10g,合欢皮15g,地肤子15g,生甘草6g。7剂,水煎ml,早晚2次分服。
按:患者久嗜醇酒,已成湿热内蕴之体,湿热蕴久化毒则成湿热毒互结为患,当外界气温炎热之时,则外热引动内热,热毒上攻头面,该病患的病机要点为热毒湿三者互结上壅头部,若单清热解毒则湿浊留恋,热毒难去,此即为既往中西医治疗乏效,病程缠绵不愈之根由。故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兼以除湿,用药4周而受全功。四诊后:6月28日随访病已痊愈,未再发。
郑重提示:中医诊病须辨证论治、四诊合参,切莫自行照方抓药,若需服药调理请在具有资质的中医执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马永琦教授简介马永琦教授、主任医师
出身中医世家,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咸阳市渭城区医卫系统拔尖人才,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且荣获咸阳市第六、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及二等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三十五年。
心脑病、脾胃病、肝肾病的诊治。
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冠心病、心肌病、脑中风后遗症、肥胖症等;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炎、胆囊炎、脂肪肝等;4.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5.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6.皮肤病:痤疮、湿疹等;
7.常见症状:头痛、耳鸣、失眠、多梦、健忘、高血压、便秘腹泻等。: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预约-/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该专家挂号
颐德堂中医门诊部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水井路沣景公寓1号楼(沣景公寓西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