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疖症状
疖严重
疖手术
疖治疗
良性疖
疖术后
您的位置: > 疖手术 > 春季女性养生 >

春季女性养生

医院订阅哦!

春季女性养生

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万物更新,一片生机勃勃之象,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就能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整个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六个节气,三个月份,《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其原文释义为:“春季的三个月谓之发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悦,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兴杀伐,多施与,少敛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损伤肝脏,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到了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以下我们针对女性朋友们,在各个方面提出几点养生建议。

生活起居-早睡早起防春困

春天的觉似乎总也睡不够,白天也时常觉得昏昏欲睡、精神不振,这就是“春困”现象。对于”春困”,古代有诗一般形象的描绘:“春眠不觉晓”。

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里,存在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春季是“发陈”季节,气温回升、阳光充足,万物始生、欣欣向荣,人体代谢旺盛,皮肤和肌肉微血管处于迟缓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液就相应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刺激信息减弱,抑制性功能相对增强,于是就出现了“春困”。因此,春天在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也不可以贪图睡懒觉,因为这不利于阳气的生发。

穿着与生活注意事项

俗称“春捂秋冻”,早春之时,寒温交替,天气反复无常,衣服不可减,尤其体质虚寒的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防风御寒。

1.脚和小腿务必保暖

避免过早穿单薄的裙装,否则会导致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疾病。注意腿部及关节的保暖,不要留下病根。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很早就开始穿凉鞋,容易让寒邪从脚下入侵。脚和腿是人体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交汇与循行之处,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络,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凉鞋或穿露出脚脖子的七分裤。

2.不穿低腰裤

腰部在人身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医讲:“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我们现在许多人不孕不育,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并无器质性病变,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人与肾虚宫寒有关。因此注意保护腰部是很重要的。此外,肾喜温恶寒,常双手摩擦生热后按摩腰部,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3.不穿露脐装

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把肚脐命名为“神阙穴”,认为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它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脐部在肠胃部位,容易受凉,所以要防止脐部着凉。睡眠时注意腹部盖被保暖,以免因脐部着凉而减低免疫力和抵抗力,带来健康隐患,有些宫寒不孕的患者可能与脐部的保养不当有关。

4.少穿钢托内衣

乳罩内衣的钢托是为了使乳房坚挺,实现曲线美,但从生理健康上讲尽量不要使用束胸太紧带钢托的内衣,可能影响淋巴回流,不利于乳房的发育。适孕期女性的乳房需要发育,要为母乳喂养做准备,如果束之过紧使得乳房发育受限,影响母乳喂养,还可能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容易罹患乳腺方面的疾病。

5.尽量穿带衣领的衣服或戴围脖

俗言道,“脖子暖、全身暖”。衣领或戴围脖的重要作用是保护颈项,也保护风池、风府,和大椎穴。风池最早见于《灵枢?热病》篇,在《谈谈穴位的命名》中说到:“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头顶之上,惟风可到,风池穴在颞颥后发际线者中,足少阳、阳维之会,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中医有“六淫”之说,也就是六邪。这当中,以风为首,说风为百病之长。所以,中医对风是非常注意的。在长期的摸索当中,人们发现,在人体当中有很多地方很容易遭受风的袭击,所以将其命名为“风”,如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等等,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风邪的藏身之所。所以对于风,我们一定要严加注意,尤其是在春季多风,更要注意风池、风府穴的保暖。

大椎穴,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为人体所有阳经在这里交汇的一大要穴,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6.不在阴湿环境久留

春天开始回暖,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增多,湿度增加。特别是南方的春天,雾霾、潮湿、闷热,给细菌的生长居提供了环境。所以要保证居室及办公室内通风透气,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室内干燥透气。建议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避免发生湿疹。

7.不要长期使用卫生护垫

春季气温多潮湿,女士们更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在身上的内裤一定要保持干爽。也要注意晾晒的衣服要在通风透气的地方晾晒,不让细菌滋长。尽量不要穿紧身裤子,不要长期使用卫生护垫,以免使闷热的湿气无法散发影响到阴道的清洁。

饮食建议

1.宜温补

春季饮食宜温补,早春为冬春交换之时,乍暖还寒,气温仍然比较低。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在早春时节应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芥菜等偏于温补的食物,通过食疗的作用,不仅可以驱寒温阳,还可以起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2.增甘少酸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否则会使肝火过旺,伤及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脏腑五行相生相克关系之中,肝可克脾,春天肝旺,酸入肝,若多食酸性食物,肝火就会偏亢而损伤脾胃。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亢盛的肝气可能的侵犯,适当增加甘味饮食以健旺脾气,以此协调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另外,因为此时脾胃容易受损,因此应注意少进滋腻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少食粽子等黏冷肥腻之物,以免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3.少辛辣

春温阳气升发,胃肠积滞较重,肝阳易亢,故春季饮食养生。宜由冬天的温补和肥甘厚味转为清补养肝、通利肠胃。《饮膳正要》中:“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食及热衣服。”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狗肉、牛肉、猫肉、羊肉、公鸡、蛇、虾、鲤鱼、煎炸食品等,不宜食用。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也不宜食用,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4.宜多吃性味平和之品

春季宜吃性味平和的食物,如红枣,不仅可以健脾胃,还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山药也是春季饮食养生之佳品,它有着健脾益气、补肾固精之作用。对于容易上火的人,这段时间少吃辛辣,多吃一点温润、凉润之品。例如可以吃豆腐鸡蛋羹、百合莲子银耳羹、百合蒸梨、木耳、马蹄、莲藕、蜂蜜、枸杞……等等。

5.推荐一款春季养生茶饮:

枸杞菊花玫瑰茶

原料:枸杞15克,杭白菊3朵,玫瑰花6朵。

制法:热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肝明目,疏肝解郁,和颜悦色。

年|春

运动建议

春季早起多伸伸懒腰,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活动肢节,可以配合深呼吸,可起到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

春季万象更新,春暖花开,空气新鲜,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宜登高赏花、踏青问柳、游山玩水。可选择散步、慢跑、爬山、放风筝、骑行、跳绳、打太极拳、八段锦、练瑜伽等运动,但需注意的是运动要适量,以运动后感到精神健旺、身体松快为度,运动量过大、汗出过多会损伤阳气,影响人体养阳,而且汗出要及时把汗擦干,避免毛孔开泄受风寒而诱发感冒。

调畅情志,精神调摄

春季养生调畅情志尤其重要。如上文《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所述“春三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在万物欣欣向荣的春季,应使心胸开阔,精神愉悦,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四时之春,在五行属木。木主生长、生发,性喜条达,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推动气血和津液运行。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怒则气上,若在春季情绪激动过怒,容易导致气血上逆,阳气升泄,女性可能气血失和、月经不调。当被什么事情“气到”时,建议先深呼吸10次后再静思如何应对,不要被急怒的火气伤到自己的身心,若遇到伤心或郁闷的事情时也不要憋着,适当地找信赖的朋友倾诉,或者以合理、安全的方式疏泄。

总之,春季配合人体的阳气上升,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持心情舒畅,注重怡情养性,戒躁戒怒,保持心情舒畅,就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全身的气机疏通、畅达对人的身体健康与身心和谐大有益处。

在三月份女神节的和煦春风中,祝您笑口常开、身心舒泰、青春常驻,永保健康与美丽。

以上文章由程怡华大夫依据中医养生书籍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iaoqiq.com/jss/10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