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崇信县锦屏镇李家沟村的李育和老人,人们首先会想起他家房前屋后的几十棵柿子树。红彤彤的柿子是日子红红火火的象征,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李育和携带着镇上发给他的“掌中宝”坐在柿子树下,一边听习总书记在十九大上的报告,一边挑拣着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柿子。
“全村的柿子树都是我嫁接的,柿子就是日子!”李育和老人自豪地说。在他的指引下,我们看到李家沟村家家户户门前都长着碗口粗的柿子树,在层林尽然的金秋时节,挂满枝头的柿子把这个宁静的小村庄装扮得喜气盎然。
李育和老人今年78岁,党龄42年,是不折不扣的老党员。从年起开始担任村上会计、出纳、支部书记,一共为村上工作了23年。离任之后,他钻研起了苗木嫁接技术,一心要将钟爱的柿子树引栽到全村。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幼苗长成了一道全村的风景,这时候的李育和老人却有了更长远的打算。年起,他把3亩水浇地空出来育苗,两年期的苗木一株能卖25元,连续两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如今地里还有多株幼苗,而房院周围的40多株大树每到秋季都给他带来沉甸甸收获的喜悦。如今他生活富足,两个孙子有了自己的事业,家里人均收入都一万多元了。
“我不光喜欢栽柿子树,还爱读报纸,关心国家大事。”李育和老人对我们说,“几十年了,每次党中央只要召开这些重要会议,我都会到村上的农家书屋去找报纸看,学习领会精神,看看对我们老百姓有哪些好的政策,可慢慢眼睛不行了,幸亏镇上送来了收音机,让我听到了十九大上习总书记的声音。”
老人说起十九大精神滔滔不绝,“幸福生活不是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靠我们自己努力,我老汉最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习总书记真是说出了大实话啊!”
这是十九大报告里的原文,行百里者半九十,民族的复兴,全党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我问李育和老人十九大召开之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年纪大了,就希望他的柿子树能叫更多的村庄美丽起来,叫更多人的日子都红火起来。
来源:县委报道
自助发布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社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