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悦食记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火晶柿子在夏季剧播时便勾起了网友的食趣,时至秋季,柿子成熟,“火晶柿子采摘工月薪3万”更是被顶上热搜。长安美食火晶柿子可谓从剧里红到剧外,从夏季红到秋季,从长安红到全国,从大唐红到现代。
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安美食——火晶柿子吧!
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因果实色红如火,果面光泽似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后质软,外皮火红,深秋成熟时挂满枝头,如火焰般艳丽,所以又叫"火景"。它的特点是:个小色红,晶莹光亮,皮薄无核,果肉蜜甜、火晶柿子果实扁圆、吃起来凉甜爽口,甜而不腻,味道极佳,且果皮极易剥离。
柿子在中国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临潼区的骊山、秦始皇陵一带,自汉唐以来,就一直是皇家的游乐场所,广植各种花木果树,其中柿树很多。火晶柿子就是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培育而形成的。柿子在陕西关中地区各地均有分布,但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所在地的临潼区最为集中,其品质最优。这种柿子软化后,色红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故称"临潼火晶柿子"。相传年时,地方官员曾以"临潼火晶椅子"向慈禧太后进贡,深受慈禧喜爱。年5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临潼火晶柿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咏红柿子》
刘禹锡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
本因遗采摘,翻自保天年。
火晶柿子(节选)
陈忠实
再有一种名曰火罐的柿子,果实较小,一般不超过半两,尽管味道与火晶柿子无甚差异,却多核儿,成为重大的弹嫌之弊,所以不被钟爱,几乎遭到淘汰而绝种,反正我已多年不见此物了。只有火晶柿子,在柿树家族中逐渐显出优长来,已经成为独透柿族的王牌品种了。
火晶。真是一个热烈而又令人富于想像的名字。火是这种柿子的色彩,单一的红,红的程度真可以用“文革”中用滥了的词儿“红彤彤”来形容来喻示。我在骊山南麓的岭坡上见到过那种堪称红彤彤的景观,一棵一棵大到合抱粗的柿树,叶子已经落光掉净了,枝枝桠桠上挂满繁密的柿子,红溜溜或红彤彤的,蔚为壮观,像一片自然的火树。火晶的名字中的火字大约由此而自然产生,晶也就无需阐释或猜想了。把火的色彩与晶字连结起来,便成为民间命名的高雅一种,恐怕只有民间的智者才会创造出这样一个雅俗共赏的柿子的名字来。
火晶柿子比虎柿比义生柿子小,比火罐柿子大,个重两余,无核。在树上长到通体变成橙黄时摘折下来,存放月余便软化熟透,尤其耐得存放,保管得法的农户甚至可以保存到春节以后,仍不失其新鲜甘美的原味。食时一手捏把儿,一手轻轻捏破薄皮儿,一撕一揭,那薄皮儿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现出鲜红鲜红的肉汁,软如蛋黄,却不流,吞到口里,无丝无核儿,有一缕蜂蜜的香味儿。乡间小贩摆卖火晶柿子的摊位上,常见蜜蜂嗡嗡盘绕不去,可见其诱惑。
关中盛产柿子,尤以骊山为代表的临潼的火晶柿子最负盛名。一种名果的品质,决定于水土,这是无法改变的常识。我家居骊山之南,白鹿原原坡之北,中间流着一条倒淌河灞水,形成一条狭窄的川道,俗称灞川,逆水而上经蓝田的五十里进入王维的辋州。由我祖居的老屋涉过灞水走过平川登上骊山南麓的坡道,大约也就半个小时。水土和气候无大差异,火晶柿子的品质也难分上下,然而形成气候形成品牌的仍然是临潼。
大约是“文革”后期,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携妻引子到西安,参观兵马俑往来的路上,王子发现路边有农民摆的火晶柿子小摊,问及此果,陪随人员告之。回到西安下榻处,有心的接待人员已经摆放好一盘经过精心挑选的火晶柿子,并说明吃法。王子生长在热带,未见过亦未吃过北方柿子并不足怪,恰是这种中国关中的火晶柿子令其赞赏不绝,直到把一盘火晶柿子吃完,仍然还要,不顾斯文且不说了,连陪随人员的劝告(食多伤胃)也任性不顾。果然,塞了满肚子火晶柿子的王子,到晚上闹起肚子来,引起各方紧张,直接报告北京有关领导,弄出一场虚惊。王子虽然经历了一个难受的夜晚,离开西安时仍不忘要带走一篮火晶柿子。
图书简介
《秦风》
作者:陈忠实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I/
浙商大图书馆
文字/《秦风》百科
图片/图片
编辑/周倩
出品/商小图工作室
如有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本号,本号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
欢迎投稿:书评、与图书馆或书有关的故事等原创文字、摄影,一经录用,将会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