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疖症状
疖严重
疖手术
疖治疗
良性疖
疖术后

读帖日记万岁通天帖中的魏晋风流

北京专治雀斑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221.html

《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王羲之家族书法的临摹品,也是唯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书法珍品。因卷尾有王方庆小楷署“万岁通天”年款,故称《万岁通天帖》。

王荟《疖肿帖》

荟顿首,□□□□,为念。吾疖肿□□,甚无赖,力不次,□顿首。

我身上长了疖子,越来越大,还肿了,干什么都没有力气,感谢你的关心……

注:疖,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

书法笔锋刚健挺拔,极有力度,神韵清和秀雅,独具一格。风格与其恬虚守清、不慕荣利的人品相表里,是“书如其人”的又一例证。

王荟《翁尊体帖》

翁尊体安和①,伏慰侍省,小儿并健。适遣信②集泽山村,自当令卿知吾言之不虚也。郭桂阳③已至,将甲甚精。唯王临庆④军马小不称耳!以病告公差耶,秋冬不复忧病也。迟更知问。七月廿七日。

①安和:平安,安好。②遣信:犹传信。④郭桂阳:人名。④王临庆:人名。

《郭桂阳帖》起首数字尚为行书,愈后愈放,转为草书,纵横挥洒,一发不可收拾。第一、二行上端与第三、四行下端,反差极大,视觉效果强烈。王羲之的书法“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以此衡量《翁尊体帖》,亦能相符,可见王氏家风之流衍。

王徽之《新月帖》

二日告:□氏女新月哀摧,不自胜,奈何奈何。念痛慕不可任。得疏,知汝故异恶,悬心。雨湿热,复何似,食不?吾牵劳并顿。勿复数日还,汝比自护。力不具。徽之等书。

对友人某氏女的亡故表示痛悼,对友人身体不适而担忧。多雨湿热,询问对方饮食情况如何。并告自己因疲劳而身体欠佳。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自幼追随其父学书法,在兄弟中惟有“徽之得其势”,书法成就仅次于其弟王献之。王徽之生性卓荦不羁,即使是做官,也是“蓬首散带”,“不综府事”。有“雪夜访戴”“闻桓伊吹笛”等趣闻,亦善画。

王慈《柏酒帖》

得柏酒等六种。足下出此已久,忽致厚费,深劳念慰,王慈具答。范武骑。

《柏酒帖》,亦称《得柏酒帖》。是南朝齐王慈传世墨迹之一,为唐摹《万岁通天帖》第八帖。帖中叙及得友人厚费所赠柏酒等物品六种,并申谢意。于辽宁省博物院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

王慈,字伯宝,临沂人。僧虔子。少与从弟俭共学书。善隶,行书。王慈草书运笔圆浑,含蕴凝重,然体态十分灵动,纵横姿肆。有《柏酒帖》、《尊体安和帖》等存世。

王慈《汝比帖》

汝比可也,定以何日达东,想大小并可行。迟陈赐还。知汝劣劣,吾常耳。即具。

《汝比帖》书法逸笔草草,势态强烈,字形不甚讲究,以“意”为主。从笔画形态上来看,用笔多取侧锋,爽劲、锋利。王慈的草书,用笔速度较快,笔势如斩钉截铁,干脆利落。

王志《喉痛帖》

一日无申,只有正属雨气方昏,得告,深慰。吾夜来患喉痛,愦愦,何强,晚当故造迟叙谈。惟反,不多。

短短的几行字,便有一种激昂的感觉,电话有的粗有的细,茂密的章法安排中,楷书、行书和草书相互参杂,让人耳目一新。

字形上大小对比非常夸张,如第二行最下面的“告”字与第三行的来字,大小相比,可以想象得出,王志当时喉痛的程度吧,这就是书法流露出来作者当时的心情吧。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

下面我们简单标注一下其章法安排:

有没有感叹琅琊王氏真的是书法世家,各个都牛的很。也许王羲之只是一个代表。我感觉我们平日所指的“二王”也并非具体的是指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应该概括为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魏晋风流名士的个性书法。王谢桓庾四大贵族多擅书法。书法已经成为那个时代一个精神高度的体现。从《世说新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追求个性,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饱满。体现在书法上也都独具个性。学习二王书法,我感觉还要了解魏晋文化,学习那个时代人们的所想所思所求,他们的书写逻辑和审美趣味。那种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如果仅仅学其字形笔法,严格来讲也算不上学习“二王”。

读帖悟道,快乐书法。

邵汝玺

有赏没罚,随意表达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iaoqiq.com/jsh/11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