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引智,志愿沁源
活动概况
年8月16日,校青协暑期三下乡“老区引智,志愿沁源”实践队前往灵空山镇进行调研,开启了第五日的活动进程。
上午,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进入到灵空山景区。在这里,队员们不仅了解了灵空山的传说,还看到了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九杆旗,领略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
下午,实践队前往第一川村、五龙川、黑峪进行调研。第一川村海拔高,温度低,农产品成熟比县城晚,可错峰供应,所以当地以种植豆角、西兰花、菜花等有机农业为主,发展代理有机农业,土地统一流转。五龙川是褐马鸡之乡,打造专家小镇和专家小院,定期举办书画展、摄影展。当地发展旅游主要靠景色、人文,推出整体山西景区旅游项目。黑峪首家民宿“山顶人家”是当地政府下发政策辅助、个人宣传、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还有光伏收益,以按劳分配为原则。村长民宿、乡涧小院也是当地民宿的典型代表。
此次活动中,实践队成员们默契配合,进一步增强了团队意识,圆满完成了第五天的实践调研活动。
活动感悟
上午,我们走进了美丽的灵空山,自然的美丽,让人有返璞归真之感,更让人感受到沁源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下午,我们到达灵空山镇第一川,这里的农民,自种有机蔬菜,食用绿色蔬菜,同时也向外出售。最后我们参观了黑峪村,放眼望去,被浓浓绿意包围着的是错落有致,整齐划一的原木色的木质结构房屋。而这里的院墙是用木质的柴火堆砌而成,屋顶是用茅草堆砌而成,不仅极具设计感,而且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育科学学院韩普
在这次的调研活动之中,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也看到了它在新时代的新面貌、新发展。在“天然氧吧”第一川村里感受它的别样风采,在自然博物馆、专家小镇、文化大院里感受五龙川村的风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取材当地,用材当地,从努力克服困难走出发展民宿的第一步,到后续慢慢拓展,这是黑域村的转型发展之路。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而“我们”和“我们”一直在变化着。
——文学院申佳琪
上午,队员们一起登上了灵空山,淅淅沥沥的小雨和雾气缭绕的山峰,优美的景色引人驻足。途中不乏艰难的路途,队员们互相鼓励,不掉队,共同抵达终点。
下午,在第一川采访豆角采摘工人,对村里有机蔬菜的经营模式有了一定了解。五龙川专门设计了专家小院系列供来访研究团队居住,饮食等,还有文化大院等传承手工艺的展示馆。黑峪的民宿十分有特点,山顶人家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带动了村民进行民宿改造,政府对村内街道和房顶等进行了统一规划,很有示范作用。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刘馨曈
大家今天前往了沁源灵空县的灵空山景区、黑峪、第一川村、万龙川村。
灵空山景区的成功不是那么容易复制的,不光是有着政府的支持,还有着当地人的努力。不仅如此,万龙川村和黑峪不同的境况也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在遇到不同的百姓、但是类似的情况下是如何做的,他们很成功。希望明天也如今天一样有所收获。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龚志强
提到沁源,灵空山就是一个充满仙气、孕育精灵的宝地。在周边的第一川、五龙川、黑峪这些村落,从“顶层设计”引领经济发展,到褐马鸡之乡、民宿农家乐的兴起;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自然博物馆、“专家小院”的纷纷亮相。在专业设计团队的精心打造下,地方特色和时代旋律相结合,融入到发展蓝图中。我们也相信“绿色立县不动摇、美丽沁源定可期”,不久之后灵空山镇定会以全新的面貌闪亮登场,它也将会成为绿色沁源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经济与管理学院陈雨露
美丽的灵空山镇让实践队员们见证了沁源县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所做出的努力。那么,他们下一次的调研又是在哪里呢?和小青一起,敬请期待吧!
编辑/马梦馨张晓彤责任编辑/杜鑫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