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疖症状
疖严重
疖手术
疖治疗
良性疖
疖术后

明日中伏到,这是一年里最易除病的20天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的“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冬病:冬天易发的疾患

  冬病是指冬天易发作、病情加重的一类疾患: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女子宫寒、老年畏寒症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等。这类疾患往往病程较长、不易根治。

夏治:借助太阳的力量

  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最高峰,尤其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经络活跃。药物也最容易通达全身,体内的寒湿病毒邪气也最容易排出体外。

  冬病的人本就体质虚寒,到了冷飕飕的冬天,身体的寒气只会雪上加霜。而盛夏时节,天地暑热蒸腾,身体阳气在表,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运用穴位贴敷或艾灸等传统中医方法,能迅速将体内深藏的寒湿邪气驱赶出来,故「冬病」最宜「夏治」。

  很多沉疴固疾三伏天调理,也事半功倍。这是一年中利用中医调养的最佳时机,有这些健康问题的人,建议抓住这一时机,提前做好准备。

冬病夏治有何益处?

1、驱疾

  夏季身体阳气最盛,皮肤毛孔大开,药物更容易进入穴位和经络,通过经络、气血到达病灶,起到治病效果。

2、固元

  中医手法在进行“夏治”时,药物或按摩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的调节作用,促使抗体产生,提高抵抗力。同时,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固元健体的作用。

3、养阳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医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夏为阳,借助自然的阳气,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起到固元健体,补益阳气作用。

4、治未病

  中医认为百病由寒起,冬天外界环境冰冷一片,如果身体内又有寒气,两寒夹击,不仅疾病不容易好,而还会导致寒气在体内的积累。冬病在冬季治疗只是治标,在夏季为治本。

  通过“夏治”的手法,一方面驱除体内的寒气,去除引起的疾病的诱因,改变体质。另一方面冬季的寒气会在体内沉积成为病因,出现气血不畅、关节痛、手脚麻木和畏冷,夏天治疗可以除去病因。从两方面起到治疗未病的效果。

哪些人群适合“冬病夏治”?

①呼吸系统疾病:秋冬易反复发作的肺系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异性咳嗽及中老年常见的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②骨关节疾病:骨关节炎、肩周炎,风湿、类风湿导致的关节疼痛,风寒湿导致的关节酸痛、麻木等。

③胃肠道疾病:脾肾阳虚导致的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④小儿:如经常感冒、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抵抗力差、脾胃虚弱等。

⑤妇科疾病:宫寒、痛经、产后畏寒、经期容易感冒、月经量少、白带稀少淡薄、久婚不孕等虚寒体质

⑥亚健康人群:体虚怕冷、怕风、冒虚汗、免疫力低下易感冒、易疲劳的亚健康人群。

  凡是虚弱、劳累、羸弱和身体有损的患者都可以进行冬病夏治,倘若不在夏日去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很多人往往认为冬病夏治的治疗手法只有熟知的“三伏贴”,其实不然,三伏贴只是使用最多和最广泛的方法,其实艾灸、拔罐、刮痧、推拿、熏洗、药浴等都是冬病夏治的手法。

  另外,还有口服的汤剂、丸剂、药片、药膳、食疗,以及体育运动等,这些也可以归于冬病夏治的范畴。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哪一种方法适合自己,要去专业的中医调理机构咨询中医专家。

冬病夏治注意事项

如下几类人群不宜贴敷三伏贴: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的人;对药物过敏的人;阴虚火旺,短时间敷贴会大量起泡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肺炎、发烧、吐血;瘢痕体质者;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严重心脏病患者等。

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4-6小时为宜,小孩时间酌减。三伏贴治疗期间当天不宜洗澡,且要远离空调,还要少吃冷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食鱼虾、鸡等易致过敏食物。

“冬病夏治三伏贴”需连续3年,即为一个疗程。第一次接受治疗的病人,在冬至时再加强一个“三九贴”疗程可增强疗效。

“三伏天”做艾灸的三大好处

一、排湿寒的效果是平时的3倍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身体排除寒湿伏邪最好的时机。此时来做艾灸可达到三阳相加,即同时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

二、预防伏邪潜藏

“三伏天”阳气聚集在体表,五脏空虚,阴邪伏在体内,没有办法顺畅地排除体外,伏邪容易潜藏在我们的心肺、脾胃、关节,腰臀,到冬季就会出现不适反应。所以我们在“三伏天”做艾灸就可温养五脏,保持体内阳气,以防此类现象发生。

三、可疏通经络,保持身心愉悦

“三伏天”人体会感觉闷热不适,甚至会中暑、晕厥,这是因为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被堵住了,通过艾灸把经络穴位打开,疏散这些邪气,人自己就会感到轻松、舒适,从而保持心情愉悦。

三伏灸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面部美颜问题:

肤色晦暗、黄气、色斑、黄褐斑、痘痘等;

2.胃肠问题:

胃寒、胃痛、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怕冷等;

3.妇科问题:

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女子宫寒等;

4.男科问题:

阳痿、早泄等;

5.体质弱问题:

面色晦暗、体弱怕冷、手足发凉、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老年畏寒症等;

6.骨关节问题:

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7.呼吸系统问题:

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禁忌人群:孕妇、皮肤严重过敏者。

“三伏灸”穴位

日常防病养生保健灸:大椎、膏肓、肺俞、中府、膻中等。

大椎——振奋人体一身之阳

定位: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膏肓——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定位: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肺俞——卫外功能

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中府——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膻中——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

定位: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李时珍养生堂,普惠全民养生关爱大众健康全民免费体检

养生--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北京中科白颠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xiaoqiq.com/jsh/2845.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