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娜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一场多情的雪,敲开春天的心门。
二月的春天,依然有些寒冷。北方的冬天,就是一种考验,做告别,也要缠缠绵绵。
春天,蓄势待发,等待时光的温暖。
1.
立春之后,勤劳的农民就开始去大地里挠荒了,把田地整理得干干净净,待到土地完全融化,开始起垄,种植各种作物。农民啊,用热火朝天地劳动,创造着新一年的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生命就是春天赋予的,再经历夏天的生长,秋天的收获,才得以完整。
我们这代人啊,看着土地,不知道如何耕种,看着庄稼,叫不出名称,而我们的祖辈们,一直耕种生活在这一片肥沃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着。我们逃离了耕种的土地,进入了城市,心却永远扎不了根。许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吧,那种接地气的生活,是高楼大厦不能给予的。
2.
昨天晚上炖了一碗雪里红咸菜,胃口大开,居然吃了一大碗米饭。
我时常想吃童年时的饭菜。高粱米饭,咸鸭蛋,玉米面饼子大炖菜……吃的是一种回忆,一种母爱,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吧!
最近几年,父母老了,回农村老家也吃不到芥菜疙瘩咸菜了。于是在秋天自己买了几斤淹在罐子里,可这一冬天,也没有拿出来吃一个。
我想我不是有多爱吃我自己腌制的芥菜疙瘩咸菜,而是更留恋曾经生活在母亲身边时的时光,一锅大米粥,一碟拌芥菜丝咸菜,蹲在锅台边就饱餐一顿,真香,那是有母亲的疼爱,简单而幸福。
3.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定要珍爱。
今天晕乎乎睡了大半天的觉,只因最近几天不知道是吃了什么,还是空气湿度太重,身体总成片起红疹子,吃了抗过敏药。药到病除,我不得不佩服科学的力量。
为此也慨叹,生命的本钱是健康,而身体的各种毛病,随着年龄增长也逐渐增多。不是这长了个包,就是那多了块肉,要不就是怕冷怕热怕风怕湿的。仿佛一台机器,各部件磨损了,即使运行也不那么灵动了。
四、五十岁的年龄,开始特别羡慕祖父母那代人了,他们生活得很简单,粗茶淡饭一日三餐,简单的茅草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忙碌碌种粮种菜养猪养鸡,子女成群,生活拮据。过着自给自足自食其力的生活,到了八、九十岁,身体依然硬朗着。
而我们这些人刚过中年,就没了精神头,一天只要有时间都是躺着。一有空就把自己挂在网上,漫无目的。
肥胖的身体,再承载不了岁月的负重。复杂的知识,再无法将生命的规律简单化。不是担心身体这个指标高了,就是担心那个指标低了,还经常因为起个“瘊子痦子火疖子”惴惴不安。医院检查,不要吧,说不定检查出什么呢。科技太高,检测仪器太精密,就连身体内部的一个微型细胞也能拍得清清楚楚,放大到我们误以为长了很大很大的什么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小小的脓疱。发达的医疗设施,让我们的身体太高贵了吧,也有点细思极恐了。
于是我又开始羡慕树上的鸟儿了,它们根本没有什么医疗检查,不测体温不验血,生活得自由自在,就连山崩地裂也碰不到它们,这不就是神仙吗?
生命其实很简单,就是活着。
生活其实不简单,吃饱穿暖睡好的同时,人为地设置太多障碍,还要一样一样地破解,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这些到底有何意义?
4.
读了他年3月23日之后的一段日记,也是我最迷茫的一段日子。他的日记与我的日记,重合的是生活的表象,实质是永远无法重合的,就像我不懂他,他也永远不懂我。这不是说与不说的问题,而是两个人的人生观问题。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与处理方式,永远从不同的角度,就很难达成一致了。
我是当事人,他是旁观者。
谁对谁错,问谁呢?
固然我很错,可是我做的非我想做的。
当事人还有你,你最清楚的是行动,却没能预料结果,最后,所有人在这个世界里共同迷惑。
这个世上哪有什么故意不故意呢?我解释不清我的所作所为时,故意才是最好的说辞,最后我成了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捉弄人。
人生的长河奔流着,何日会停歇?冰封的大地,白雪在诉说,大河也会停止思索。
琢磨不明白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
再深情的春天,也留不住一场多情的雪。雪融化,万物舒展。人恒爱,天地有情。